昨天,在广州一家大公司工作的小曾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连发四封电子邮件给某国际机构后终于收到了回复。他发现之前他用私人邮箱发的三封邮件可能都被当成了垃圾邮件而被“过滤”了,最后他使用企业邮箱发的邮件则在第二天就得到了对方的正式回复。
改用企业邮箱次日获回复
为了与某国 际机构联系,小曾在网上查到了该机构的邮箱,发去了电邮,但半个月过去了,他发过去的三封邮件都石沉大海。第四次,他发邮件时没有使+用常用的个人邮箱,而是采用了自己平常比较少用的单位邮箱。虽然邮件的内容和标题都是一样的,但第四封邮件却在第二天就有了回复。
小曾估计,他的前三封邮件可能都被当成了垃圾邮件,而第四封采用企业邮箱的邮件则被认为是较为“正式”的信件,得到了处理,邮件被工作人员转到了相关当事人处。
在知名国际公关公司工作的郑霞小姐告诉记者,在公务来往中使用公司邮箱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行规,因为这是邮件来往者的一种身份证明,而且比较正式。郑霞说,目前一些大公司在员工入职的时候已要求所有员工签一份有关电子邮件等电子信息内容的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公务邮件的格式、邮件中不能含有损害公司的内容以及相关的商业秘密等。
合同约定有效联系邮箱
除了这些基本的邮件礼仪外,电子邮件正成为企业间的重要交流工具,一些协议、订单甚至采购行为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确认并完成。一些邮件引起的纠纷也开始增多。
前不久,一家民企就状告沃尔玛通过电子邮件指示企业制作标牌,之后无故违约,致使大量标牌库存。
专家建议,企业应通过书面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电子邮件往来时有效的电子邮箱地址,注意保存电子邮件,不要随便删除,以便应对不时之需。
国际通行的电子邮箱使用有三大原则:
1.使用企业邮箱
2.少使用附件
3.回复邮件时尽量不要删除对方的原件 |